A.獎學金
B.對成績的認可
C.表揚
D.改善學習
E.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10.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哪些特點?()
A.盲目性
B.被動性
C.不穩(wěn)定
D.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師的角色是多樣的,心理學家認為,教師要充當知識傳授者、團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諸種角色。()
2.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之分。()
3.班級、小組、少先隊屬于正式群體。()
4.皮亞杰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
5.多動癥是小學生最為常見的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征的行為障礙綜合癥。()
6.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wěn)定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7.言語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zhì)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
8.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者中,將心智技能形成過程分為5個階段的學者是蘭達。()
9.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fā)、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huán)節(jié)構成。()
10.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11.最早研究群體動力的心理學家是布盧姆。()
12.如果將期末考試結(jié)果的解釋視為總結(jié)性評價,那么對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測驗的解釋就是定性評價。()
13.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刺激—反應聯(lián)結(jié),而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lián)結(jié)。()
14.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這否定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地位。()
15.傾聽比詢問更有利于搜集資料。()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教師在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時,通常其試卷不單純選用選擇題和判斷題,而常常借助于填空題、簡答題和論述題等。
1.教師采用的這種方法是否符合記憶規(guī)律?()[單選題]
A.符合
B.不符合
2.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多選題]
A.選擇題和判斷題主要通過重現(xiàn)來解答
B.填空題、簡答題和論述題等主要通過重現(xiàn)來解答
C.教學過程中,相關題型應恰當靈活地結(jié)合使用,以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
D.再認是一種高水平的回憶過程,能再認的不一定能重現(xiàn)
(二)(本大題共3小題。第1小題5分。第2、3小題各4分,共13分)
某初一班級是全校聞名的“亂班”,其原因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厭學現(xiàn)象嚴重,有的學生人到學校,心思在校外,上課思想不集中,不能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也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愿上學;個別學生甚至經(jīng)常逃學在外。
請分析:
1.你認為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多選題]
A.學習動機不正確
B.學校規(guī)章制度嚴格
C.家庭壓力大
D.學習成績不佳
2.作為教師,你認為應該怎樣做?()[多選題]
A.樹立奮發(fā)向上的榜樣
B.創(chuàng)造和諧、優(yōu)美的氛圍
C.寓教于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D.積極做好家長工作,及時與家長溝通
3.你認為該班級學生心理發(fā)展處于下列哪個階段?()[單選題]
A.幼兒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學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學目標來最有效地組織教學,教師在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2.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的典型特點。
3.A【解析】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嘗試—錯誤說。
4.C【解析】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是所有的動機劃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學家公認的,而且對教育實踐具有相當重要的應用價值。
5.D【解析】一般遷移也稱普遍遷移、非特殊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tài)度等遷移到其他學習中去。
6.A【解析】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聲音要洪亮,所依據(jù)的感知規(guī)律是強度律。
7.D【解析】應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
8.C【解析】發(fā)現(xiàn)問題是首要環(huán)節(jié)。
9.B【解析】學齡期兒童是心身發(fā)展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小學階段是心理衛(wèi)生教育最適宜的時期。
10.C【解析】略。
11.A【解析】學習20分鐘之后,遺忘達42%,所以應當在學習結(jié)束立刻復習。
12.C【解析】形象聯(lián)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lián)想化三條原則。
13.D【解析】形態(tài)擴散是以事物的形態(tài)為擴散點,設計出利用某種形態(tài)的可能性。
14.C【解析】通過教學評價對課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培養(yǎng)方案作出決策提供依據(jù)。
15.A【解析】專家型教師關注的是學生,所以他們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
二、多項選擇題
1.ACE【解析】學生間的認知方式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場獨立與場依存,沉思型與沖動型,輻合型與發(fā)散型。
2.BDE【解析】成就動機主要由認知的內(nèi)驅(qū)力、自我提高的內(nèi)驅(qū)力和附屬的內(nèi)驅(qū)力組成。
3.ACE【解析】本題是對動機的綜合考查。
4.ABC【解析】練習曲線的特點表現(xiàn)在:第一,開始進步快;第二,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的停頓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進步較慢;第四,總趨勢是進步的,但有時出現(xiàn)暫時的退步。
5.ABD【解析】C項為原型操作階段的教學要求。
6.CD【解析】學生對學與教過程的影響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群體差異,包括年齡、性別和社會文化差異;二是個體差異,包括學習方式、智力水平、興趣等差異。
7.ABD【解析】略。
8.ABC【解析】見教材相關內(nèi)容。
9.ABCDE【解析】略。
10.ABCD【解析】略。
三、是非判斷題
1.√【解析】略。
2.×【解析】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是從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角度劃分的,從實施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有形成性評價和總結(jié)性評價之分。
3.√【解析】略。
4.×【解析】布盧姆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
5.√【解析】略。
6.√【解析】略。
7.√【解析】略。
8.×【解析】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者中,將心智技能形成過程分為5個階段的學者是加里培林。
9.√【解析】略。
10.√【解析】略。
11.×【解析】最早研究群體動力的心理學家是勒溫。
12.×【解析】如果將期末考試結(jié)果的解釋視為總結(jié)性評價,那么對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測驗的解釋就是形成性評價。
13.×【解析】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lián)結(jié),而是建立刺激—反應聯(lián)結(jié)。
14.×【解析】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但是這并不否定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地位。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
2.BCD
(二)1.ABCD
2.ABCD
3.C